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孩子咳就喂止咳药 专家提醒别好心办坏事

   日期:2024-05-23     来源:www.hunzha.com    浏览:363    
文章简介:进入十月,广州雨水降低,燥意甚浓,因秋燥引起的咳嗽愈发容易见到。加上天气转凉,早晚温差加强,不少孩子会因呼吸道感染引发咳嗽。

 

  进入十月,广州雨水降低,燥意甚浓,因秋燥引起的咳嗽愈发容易见到。加上天气转凉,早晚温差加强,不少孩子会因呼吸道感染引发咳嗽。咳嗽患儿剧增,广州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也进入“秋忙”季节。

一听到孩子咳嗽,不少父母都很担心,害怕这一咳就是三四个礼拜,于是急忙给孩子吃止咳药,期望在咳嗽初起时就将它“镇住”。但他们不了解,不当止咳反而帮倒忙,令孩子的咳嗽迁延不愈,甚至引起肺炎等紧急后果。

不当止咳,令孩子久咳难愈

“咳、咳、咳”,对于孩子咳嗽,母亲们一直非常紧张,第一反应就是在家庭药箱找出常备的止咳药给孩子吃。“其实,如此做是‘好心办坏事’。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柳一指出,咳嗽是人体一个自我保护的反应,咳嗽可以把气道里面的痰液或者吸入的有害物质排出来。

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少,如气味刺激、异物刺激、感染细菌或病毒等。儿童秋燥咳嗽则主要因气候原因引起,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,喜欢湿润的环境,对干燥比较敏锐,秋季干燥的空气容易损伤气道黏膜,并引发咳嗽。

感冒、支气管炎、咽炎、哮喘等疾病都可引起咳嗽。感冒引发的咳嗽多表现为咳嗽时带痰,不随着气喘或急促的呼吸,咳嗽不分白天黑夜;变异性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咳嗽,常常伴有气喘,咳嗽时间长,晚上或活动后咳嗽加重。

黄柳一级建造师议父母:“孩子咳嗽时,先别急于喂止咳药,注意观察。若咳嗽紧急,应准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,请大夫判断咳嗽是什么原因,对症治疗。假如盲目用止咳药,总是会掩盖咳痰症状,致使痰液滞留在气道内,不只耽误了治疗,还可能引起肺炎等更为紧急的呼吸道疾病。”

感染性咳嗽,第一要排痰,咳嗽有干咳和湿咳之分——

1) 湿咳:有痰咳嗽,容易见到于感染后咳嗽、肺炎、慢性咽炎、慢性支气管炎等。

2) 干咳:无痰或痰液较少,容易见到于咽喉炎、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与非感染性咳嗽。干咳,总是是由环境或过敏等外面刺激而引起的。

黄柳一指出,多数儿童咳嗽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,为有痰咳嗽,但小儿咳嗽反射较差,痰液不容易排出,假如没用药物帮助尽快把痰排出来,就只可以靠咳嗽来排痰,如此就形成恶性循环——咳嗽使呼吸道黏膜第三受刺激,从而分泌新的痰液;痰液的刺激,又令患儿咳嗽。这样反复,总也好不了。

除此之外,很多痰液积在呼吸道里,当细菌进来后,会附着在痰液上,这个时候痰液就成了非常不错的培养基,使细菌得以迅速繁殖,致使继发感染。感染可能从上气道到支气管,再往下到肺,引起感染的扩散。所以,对于孩子的感染性咳嗽,第一要做的是祛痰,让痰液变得稀一些,使其易于排出,不给细菌繁殖的机会。

黄柳一说:“对于儿童来讲,镇咳药还有一个弊病,即止咳的同时会抑制呼吸。所以镇咳药在儿科是不推荐用的,大家儿科大夫以袪痰为主,让患儿的痰液变得稀一些,易于排出,不给细菌繁殖的机会,那样咳嗽才容易治愈。”

多吃润肺食物以防秋咳

《内经·生气通天论》曰:“秋伤于燥,上逆而咳”。要防秋燥引起的干咳,建议防止给孩子吃煎炸热气的食物,多补充水分,多吃一些润肺祛燥的食物,梨、石榴、白萝卜、银耳、百合、甘蔗、橄榄、蜂蜜等可以润肺生津、清热降火。冰糖炖雪梨、银耳羹、百合莲子羹都是养肺止咳、清热润燥的滋养佳品,特别合适秋天给孩子食用。

除此之外,要依据气温变化当令增减衣物。目前白天依旧高温,但早晚已有凉意,建议带孩子外出时多备一件小背心,以防孩子着凉而引发感冒咳嗽。同时,维持居室空气清爽,多开窗通气,使屋里的空气得以流通。

特别提醒,小儿咳药小心应用

几乎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备有止咳药,而且不少父母喜欢购买含有多种成分的复方镇咳制剂,由于复方制剂能缓解多种症状,作用与功效广,但若滥用一些含可待因、麻黄碱等成分的止咳药,会形成依靠。黄柳一提醒,从儿童用药安全角度来讲,应尽可能选择成分单一的祛痰镇咳药物。

除此之外,不少广州人喜欢用中成药来给孩子止咳,他们觉得中成药没任何不良反应,其实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。咳嗽在中医看来分寒咳和热咳,其处置办法是完全不同的。假如用药不对症,结果事与愿违,会加重咳嗽。譬如,不少父母觉得咳嗽是上火引起的,盲目给孩子服用清热类的药物,这无疑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
黄柳一强调:“长期滥用中成药,甚至可能损害肝肾功能。因此,无论是用西药还是中成药来为孩子止咳祛痰,父母都要小心,最安全的做法是——在大夫指导下用。”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