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恨,可能不是真的恨。当孩子咬牙切齿表达恨意的时候,更多的其实是反抗。反抗爸爸妈妈以爱的名义束缚自己,让孩子没办法成为自己。
在这个世界上,爸爸妈妈爱我们的孩子一点都是毫无疑问的,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有多深,爸爸妈妈爱孩子比孩子爱爸爸妈妈深的多,这一点也不需要质疑。可是为何有些爸爸妈妈爱孩子最后会致使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恨,我想各家都有各家是什么原因,致使的事情和最后升级成导火索,这是各家都不同的,可究其缘由就是爱的方法,表达的方法不对吧。
举例来讲:譬如爸爸妈妈会觉得要拼命的挣钱给孩子过好的生活,于是就让老人帮忙带孩子,然后没时间伴随孩子。这也是很多留守儿童的问题,当然,有些家庭是可以自己带孩子的,有有机会不那样做的,最后的结果是爸爸妈妈转到了钱。
但却错过了孩子最好的伴随时间,最后孩子孤独无奈,发生了一些事情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以准时帮忙处置,最后就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存在了间隙,最后极端的一些孩子或许会对爸爸妈妈与厌恨的情绪。
爸爸妈妈的表达方法和交流方法。有些爸爸妈妈遇见困境的时候会跟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,才什么样的。如此的爸爸妈妈假如拼命的讲,孩子就会有内疚感,假如家庭中发生巨大变故,对孩子会导致巨大的伤害,那样孩子就会不堪负重,大概产生恨意。
就是爸爸妈妈的过度控制和保护的欲望,强迫孩子同意我们的意愿。最容易见到的就是爸爸妈妈说:“如此安排是为你考虑的。”最容易见到的可能是孩子的职业安排,有些在考试报名大学的专业的时候。
譬如有些孩子喜欢文科,父母坚决不认可,最后逼着孩子报理科。可是理科不是孩子的善于,最后孩子屈服的选择了,可是会心生恨意。还有就是专业选择,地域选择,一些强势的父母会逼迫孩子服从,最后的结果就是……如此的例子数见不鲜。
爸爸妈妈真的爱孩子,但这种方法未必会是孩子同意的,可能还带来孩子非常深的恨意。
或许有时候,大家已经在向着足够好的爸爸妈妈的这条道路上愈加接近了。但大部分爸爸妈妈最困难改掉的却是控制权。作为爸爸妈妈一直以大伙长心态高高在上,以自己觉得对的想法强加给孩子,久而久之,孩子的这种怨恨深入骨髓,长大成人就时间彻底的恨,最后分道扬镳。
我觉得,最主要的是改变自己掌控权的力度,什么是对与错,要与时俱进,给孩子自己成长和衡量的空间,就算慢,但留回旋空间!